bat365

现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修订版)
来源:bat365   日期:2017/09/01  浏览:

版本:2015修订版

专业代码:080902

适用年级:从2015级起使用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版)

 

 

 

 

 

 

 

 

bat365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一部分 编制思路 1

  专业背景 1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2

 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3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3

 团队队伍建设 4

 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 5

 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 5

 特色与创新的逻辑结构 6

第二部分 背景分析 8

一、产业、行业背景分析 8

二、人才需求市场分析 11

第三部分 培养规范与标准 18

一、专业代码、学制、学位 18

二、培养目标 18

三、培养规格 18

四、专业培养特色 19

五、主干学科 20

六、主要课程 20

七、双语教学课程 20

八、课程体系逻辑关系图 20

九、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矩阵 22

十、毕业要求 23

十一、各类教学环节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23

十二、教学活动安排表 24

十三、教学进程表 30

十四、执笔人与审核人 30

第四部分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保障 31

一、实验、实训教学的实施与保障 31

二、团队队伍建设的实施与保障 31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 32

四、校企合作的实施与保障 32

五、教学资源 33

第五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34

一、《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标准 34

二、《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标准 38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标准 40

四、《Java 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标准 43

五、《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45

六、《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46

 

 


  


第一部分 编制思路

专业背景

软件工程是研究运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其主要知识领域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软件工程学科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的属性。其中,软件科学主要研究如何发现软件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而软件工程的重点是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构建可靠好用的产品。

软件工程最早是在1968年德国NATO国际会议上提出的。1972年,IEEE学会计算机协会第一次出版了软件工程学报。此后,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系开始开设软件工程课程。1991年,ACMIEEE-CS将软件工程列为计算学科的九个知识领域之一。20048月,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专家经过多年努力完成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的制定工作,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正式确立。如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计算、云计算、社会计算、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型计算和应用模式加快推动软件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01年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在全国批准成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中国教育部新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成立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我国软件工程教育一方面要与IEEE CC-SE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满足我国软件产业振兴对软件工程人才的特殊要求。从人才培养的方向来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要更加宽广的知识面,更为扎实的基础,更加系统的学识,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 从专业研究领域来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计算机及软件的科学属性和形式化方法,而应更多地关注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培养员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从专业应用领域来看,我国的软件工程专业不仅需要关注IEEE CC-SE提出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还应该针对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关注嵌入式软件、网络化与信息化、信息系统的软件工程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满足中国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

我司软件工程专业早期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2004年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教高函[2004]3号),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2年开始独立招生研究生。我司软件工程专业已有四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个班级,总人数300多人。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熟悉软件工程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软件工程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工作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能够运用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2:具有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或项目经理职责。

目标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在跨学科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目标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目标5:具备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主要的知识领域包括: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实践、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演化、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数学基础类:包括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

2、计算基础类:包括计算基础的入门知识。此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的成熟课程,也是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新定义的课程。它们从第一年开始讲授,并延续到第二年和第三年。

3、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包括软件工程教育核心知识。此类课程是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新定义的课程。它们从第二年开始,并延续到第三年和第四年。

4、非技术性基础课程:覆盖知识领域中的其它一些非技术内容,是从事软件工程职业的毕业生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5、附加课程:其它相关学科中的内容或知识。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采用两个3+1模式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一个3+1模式是从实践教学角度考虑,通过三年在校学习和一年的校企实习实训,有效快速提升员工的实践创新能力,做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个3+1模式是从知识体系角度考虑,采用一个根基三个支撑点的知识体系,一个根基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三个支撑点包括应用实践操作、非技术专业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围绕3+1模式进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必须首先夯实根基:1) 基础课程数学建模算法研究为主线,训练员工数理思维。2) 双语教学英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加老员工英语应用能力。3) 基础专业知识自学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夯实员工专业素质。其次是通过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支起三个支撑点1)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实施案例教学模式,将项目实践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案例贯穿整个课程(),让员工在做中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2)重视员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元化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实际项目,提高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3) 以党建工作、员工社团、知识讲座、学科竞赛为依托,加强员工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员工人文综合素质。

在培养方法上,首先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培养。强化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课程的建设。其次,开设实验课以巩固员工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和理解。主要实验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需求分析实验、软件项目管理实验、软件测试实验等。第三,注重课程网络建设。在编制专业培养计划、设置相关课程体系时,要将一些专业基础课作为主节点,一些深入的高级课程作为拓展节点,使每个课程网络科学、实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最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传统的实验加课程设计的实践方式。而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则以课程网络为基础,增加相应的综合课程设计,并结合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强专业课程设计的实用性。

团队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含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人数40%;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后1人,从欧洲留学回国2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100%

bat365软件工程系十分重视团队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团队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三是积极与企业合作,聘请有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老师。近年来,本专业引进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博士3名。同时,委派多名专业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进行博士研究或项目合作。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还聘请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思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一批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国内外本学科专家、IT行业的企业家作为顾问或兼职教授。目前软件工程系团队队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充满活力,能满足本专业教学科研要求。

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

bat365高度重视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近五年,实验教学设备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已建立网络工程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硬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其中软件工程实验室是本专业专用实验室,主要承担《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任务,每年承担的实验多、任务重,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实验室也承担了软件工程部分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学院另设有员工创新实验室,支持本科员工参加实际工程项目。

本专业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安博实习基地、长沙中软国际实习基地、武汉达内软件有限公司、无锡NIIT实习基地等,其中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中软国际实训基地和昆山安博实训基地都是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授权培训中心。每个实习基地都有稳定的实习场地、专业的实验设备和软件环境,有510名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都有很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工程背景。校外的实习基地主要承担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任务,能满足本专业工程实践教学要求。

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

bat365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院和系部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认真执行。人才培养方案适时修订,使其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教学大纲由课题组负责制定,要求课程大纲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强化过程管理,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院和系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执行课程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前认真制定教学进程表,并按教学进度表进行教学。建立软件工程系课程群,落实一主两辅制度。每门专业课程设有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授课计划、研究教学方式。建立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面考察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与水平,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制定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督导委员会章程》、《教学工作督导条例》等。学院和系负责人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适时修改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特色与创新的逻辑结构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是在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进行的,与以前的培养方案相比有以下几点特色和创新之处:

1、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突显软件工程专业特色。按照bat365统一要求,本培养方案按计算机大类招生要求制订,即前三个学期进行计算机大类培养,后五个学期进行专业培养。计算机大类培养主要完成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两大类,进一步突显软件工程专业特色。这种改革既可以拓宽员工知识面,又能保证员工的专业能力,增加员工就业机会,提高员工就业质量。

2、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本培养方案是7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7的部分,即面向大多数员工就业需求,注重员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提高员工工程实践能力。在课程安排上,减少了理论课学分,适当增加了实验学时和实践教学学分。总学分由过去的190减少为175

3、注重人文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公共教育课按学校统一要求进行编制,重视员工哲学、法律、英语、语文等教育,提高员工人文素质。专业选修课程增加《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智能移动设备程序设计》等课程,使员工可以选择学习计算机其他专业的一些课程和当今先进开发技术,拓宽员工专业素质。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将使软件工程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所培养的员工将符合以下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的能力。3)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相关法律与职业道德,毕业后能很快胜任软件工程相关岗位工作。


第二部分 背景分析

一、产业、行业背景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发18号文件开始,每隔五年都会出台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政策,而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几乎每年都会有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

国发[2000]1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该政策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以软件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该类产业培育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提出要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国发[2011]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指出: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科技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应用开发水平急待提高,产业链有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特在财政、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培养/引进、知识产权、市场培养/维护等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云计算应用需求为牵引,重点突破虚拟化、负载均衡、云存储以及绿色节能等云计算核心技术,支持适于云计算的服务器产品、网络设备、存储系统、云服务终端等关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立配套完整的云计算相关产业链,为云计算规模化示范应用提供完整的设备解决方案,完善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

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的整体质量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等。

国发[2013]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的通知》提出软件产业为建设未来网络发挥关键作用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为突破未来网络基础理论和支撑新一代互联网实验,必须建设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

2行业发展态势(发展前景,技术的先进程度等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3.06万亿,同比增长了23.4%软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0.85%发展到2012年的1.7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带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一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为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许多省市立足产业资源优势,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依然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未来五年,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培育众多新的产业增长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为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和跨越带来更多机会。同时,十二五时期也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引领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突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化,行业应用需求更为强劲,这为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 号)发布后,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产业发展环境将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面临着外部竞争和自我提升的双重压力。国外大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资本和人才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业务转型和产业整合,不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力图继续占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我国软件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和领军人才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人才需求市场分析

1、软件人才需求的重点行业

当前国家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目前软件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自2000 年国家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 ) 以来,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13 年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28436 家,从业人员达到300 万人。2011128日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4号文)18号文的延续和升级,该政策催生中国软件产业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软件产业占世界软件和服务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工信部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明确了6 项量化的产业发展指标:一是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二是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三是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四是将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5个千亿元级企业;五是形成10个以上软件产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培育2 3个产业收入超过5 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六是软件从业人员超过600 万人。这个规划将有力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同时也预示着软件人才需求将逐年增多。2013年国内的软件和IT 服务从业人员大约400万,按每年60万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2014 年实际有接近90万毕业生)计算,5年就会累积增加300万人。当前国内软件人才市场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软件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 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软件人才的集中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人才数量为31.02 万,占国内主要软件园人才总量的24%

2)中小企业吸纳了大多数软件开发人员。中国软件产业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两个瓶颈:首先是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有数据显示,67%的软件企业少于50人,26%的软件企业在50-300人之间,而且也缺少核心技术;多数企业仍处于模仿、附加过程阶段,没有工业规模,其次是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几乎没有从事个人消费者软件的企业,缺乏同时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

3)软件企业新人众多。调查显示,1/3的软件开发人员工作经验不足1年(应该主要是大学应届毕业生),70%的软件开发人员工作经验不足3年。这点值得企业和高校注意,尽管大多数软件企业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但实际上还得录用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

4)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对软件产业影响巨大。据调查显示,中国软件开发者关注的技术方向中新技术在移动开发、云计算、物联网中的比例分别为48.0%38.9% 20.7%。另一项针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也表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浪潮的袭来给软件人才需求在细分产业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软件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发展,达到全部新兴产业需求的50%。伴随3G 业务广泛开展,移动互联网不断渗透和融合进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其用户与业务规模也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目前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该领域的软件人才需求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份额。

2、软件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

一个软件企业需要各种层次的软件人才,如程序员、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行业专家(需求分析设计师)、应用人员(如数据库分析设计师)等等,但需要量最大的是程序员。项目分析师、需求分析设计师及应用人员、程序设计师在一个软件企业里面相对来讲是高精尖人才,需求量不是太多,它们加在一起也不会占总人数的20%,其余的80%都是程序员。但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应用人员大都是从程序员做起,只有对编程有经验的人才有可能跻身于项目分析、程序设计师,所以说程序员是比较基础的。

在软件企业里,可以把程序员分为二种,一种就是自由程序员,他们可能对编程工具很熟,能力很强,把编码编得很简洁、很晦涩、很高效,但是不具备正规的项目的概念;第二种,具有很扎实、很强的理论知识,编程序不一定很快,但是很规范,他的系统分析、模块设计等都是很规范的程序员方式,这种人在软件企业里相对来讲较少。虽然说第二种人的灵活性可能比第一种人要弱一些,但是现在的软件企业逐渐向团队合作靠拢,更需要按照一个规范去做。当然团队时代并不代表着程序员一定就不需要灵气,不需要一种创新,所以软件企业两种人才都需要,但是从比例来讲,合理的比例应该是第一种程序员占10%,第二种程序员占90%,而第二种程序员就是所谓的软件蓝领软件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技巧,但需要做到规范。但在中国的软件企业里面,第一种占的比例几乎是压倒性的,这种比例看起来有点失调,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软件工厂软件工程化所需要的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

另外,相对中国目前的软件制作流程来看,最薄弱的环节是软件设计环节,这一部分是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的工作。一个产品的质量,不是做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比如说楼的质量怎么样,首先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得不好,施工再好,它一样会塌掉,设计得非常好,施工不好,他可能也会出问题,但相对来讲,只要是施工基本到位的话,楼一般不会倒。

目前来看,我国的软件人才总量缺口还没有完全得到缓解,软件人才结构和分布仍不尽合理,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高低端软件人才缺乏

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需要三类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这三类由高到低的人才结构并未成金字塔形。我国的软件人才却呈橄榄形(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因此必须多发展塔基(软件蓝领),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因为只有更多的软件蓝领产生,由其作为基础发展出来的高级管理人员才能逐渐成长。

 

1. 软件人员从业结构

 

(2) 地区性供给量存在较大差异

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软件人才供给数量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这些地区软件人才市场总量上存在供过于求的迹象;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软件人才需求数量逐年增加,由于自身培养能力的不足以及对软件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原因,这些地区的软件人才供不应求态势明显,且供需缺口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2. 软件从业人员工作地域构成

(3) 个别专业软件人才尤为匮乏

从专业细分化来看,通用型软件人才,包括文字软件处理、翻译软件等人需求趋缓,一些专业软件人才供不应求现象明显,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以网络游戏软件研发人才为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会成长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游戏市场。但我国目前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仅有3000多名,人才缺口较大,当前最为缺乏的首属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

 

3. 软件开发者涉及的主要业务领域和行业

(4) 软件从业人员学历结构需改善

从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大学(本、专科)学历的从业人员是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的主体,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的从业人员数量偏低,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以及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工人严重短缺。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软件相关专业硕士(含)以上毕业生数量大约为15000人,仅占高校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总量的7%左右,其中,博士学历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尚不足2000人,这进一步加重了高端软件人才供给的不足。

(5) 软件从业人员来源结构需要改善

中国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迅速扩大人才规模,为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但人才构成来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不够合理。

 

 

4. 软件人员的来源构成分析

3对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出的标准化项目——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SWEBOK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指出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十大知识域,以及知识体系结构图。

1.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表

知识域

内    容

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基础、需求过程、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确认和实践考虑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基础、软件设计关键问题、软件结构与体系结构、软件设计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软件设计符号、软件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软件构造

软件构造基础、管理结构、实际考虑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基础和测试级别、测试技术、需求分析、与测试相关的度量、测试过程

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基础、软件维护的关键问题、维护过程、维护技术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管理、软件配置标志、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统计、软件配置审核、软件发行管理和交付

软件工程管理

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与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

软件工程过程

过程实施与改变、过程定义、过程评定、过程和产品度量

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

软件工具:软件需求工具、软件设计工具、软件构造工具、软件测试工具、软件维护工具、软件配置管理工具、软件工程过程工具、软件质量工具和其他工具

软件工程方法:启发式方法、形式化方法、原型法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基础、软件质量过程、实践考虑

 

5.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结构图

1)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需求定义为解决真实世界问题而必须展示的特性。软件需求的知识域包括七个子域即软件需求基础、需求过程、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需求确认和实践考虑。

2)软件设计( Software Design)。根据IEEE [ IEEE 610112-90]设计既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体系结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又是这个过程的结果。软件设计的知识域包括六个子域,即软件设计基础、软件设计关键问题、软件结构与体系结构、软件设计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软件设计符号、软件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3)软件构造(Software Construction)。它指通过编码、验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排错的组合具体创建一个可以工作的、有意义的软件其知识域包括软件构造基础、管理构造、实际考虑三个子域。

4)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它是由在有限测试用例集合上根据期望的行为对程序的行为进行的动态验证组成测试用例是实际上无限的执行域中适当选择出来的。软件测试包括五个子域即软件测试基础和测试级别、测试技术、需求分析、与测试相关的度量、测试过程。

5)软件维护(Software Maintenance)。软件一旦投入运行就可能出现异常运行环境可能发生改变用户会提出新的需求。生命周期软件维护阶段从软件交付时开始但是维护活动出现得还要早。软件维护的知识域包括四个子域即软件维护基础、软件维护的关键问题、维护过程、维护技术。

6)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为了系统地控制配置的变更和维护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完整性和可追踪性而标志软件在时间上不同点的配置的学科。软件配置管理包括六个子域即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管理、软件配置标志、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统计、软件配置审核、软件发行管理和交付。

7)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处理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度量虽然度量是所有知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这里涉及的是度量程序的专题。软件工程管理包括六个子域即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与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前五个覆盖软件过程工程管理第六个描述软件度量的程序。

8)软件工程过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涉及软件工程过程本身的定义、实现、评定、度量、管理、变更和改进。软件工程过程包括四个子域即过程实施与改变、过程定义、过程评定、过程和产品度量。

9)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 and Method)。包括软件工程工具、软件工程方法两个子域。

10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处理跨越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软件质量的考虑由于软件质量在软件工程中无处不在其他知识域也涉及质量问题。软件质量包括三个子域即软件质量基础、软件质量过程、实践考虑。


第三部分 培养规范与标准

一、专业代码、学制、学位

专业代码:080902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

二、培养目标

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熟悉软件工程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软件工程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工作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能够运用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2:具有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或项目经理职责。

目标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在跨学科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目标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目标5:具备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基础知识;

3、掌握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知识;

4、具有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人机交互、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等专业知识;

5、熟悉软件规范和标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6、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以及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技能;

2、具备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3、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4、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为严谨、规范的职业风格和工作态度;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4、达到老员工体育合格标准;

5、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和坚强毅力。

四、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用两个3+1模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一个3+1模式是从实践教学角度考虑,通过三年在校学习和一年的校企实习实训,有效快速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做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个3+1模式是从知识体系角度考虑,采用一个根基三个支撑点的知识体系,一个根基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三个支撑点包括应用实践操作、非技术专业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夯实基础方面,基础课程数学建模算法研究为主线,训练员工数理思维双语教学英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加老员工英语应用能力基础专业知识自学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夯实员工专业素质。同时通过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支起三个支撑点”,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提高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重视员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展知识讲座、学科竞赛,提高员工人文综合素质。

五、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六、主要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设计模式、软件需求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七、双语教学课程

JAVA程序设计、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平台与中间件。

八、课程体系逻辑关系图


八、课程体系逻辑关系图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九、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矩阵

培养规格

实现(环节名称)

(一)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军事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艺术与人文科学选修课、经济与管理选修课等。

2、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基础知识;

高等数学(一)、大学物理(一)、物理实验(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离散数学

3、掌握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知识;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

4、具有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人机交互、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等专业知识;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Java程序设计(双语)、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

5、熟悉软件规范和标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软件工程导论、思想道德与修养、人文讲座

6、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

人机交互技术、智能移动设备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导论、专业前沿技术讲座、软件工程案例分析

(二)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以及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技能;

《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听说》、《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

2、具备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软件工程经济学、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3、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软件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平台与中间件(双语)、分布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4、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等。

2、具有较为严谨、规范的职业风格和工作态度;

软件工程导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4、达到老员工体育合格标准;

《大学体育》、体育素质拓展。

5、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和坚强毅力。

专业课程、专业综合实践、电子实习、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素质拓展教育等。

十、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在规定年限内修满175学分,其中必修课(含集中实践教学)学分达到152学分,公共教育课达到28.5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达到30.5学学分,学科基础课达到33学分,专业核心课达到12.5学分,专业方向课达到8.5学分,专业选修课达到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达到10学分,素质拓展教育达到5学分,满足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要求,外语考试成绩符合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获得第1-2学期体育(1-2)课程学分,第3-4学期兴趣体育选修课(1-2)课程学分,《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达到50分以上,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一、各类教学环节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类别

 

学分

学时

周数

比例%

各学期计划学分

理论教学

必修

通识教育必修课

59

960

 

45.1%

16.5

23

16

2.5

0

0

1

0

学科基础课

33

528

 

25.2%

2

5

9.5

8.5

6

0

2

0

专业核心课

12.5

200

 

9.5%

0

0

0

4.5

2

6

0

0

专业方向课

8.5

136

 

6.5%

 

 

 

 

4.5

4

 

 

必修课小计

113

1824

 

86.3%

18.5

28

25.5

15.5

12.5

10

3

0

选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

10

160

 

7.6%

 

 

 

 

 

 

 

 

专业选修课

8

128

 

6.1%

0

0

0

0

0

4

4

0

选修课小计

18

288

 

13.7%

0

0

0

0

0

4

4

0

理论教学小计

131

2112

 

100%

18.5

28

25.5

15.5

12.5

14

7

0

理论教学周数

14

14

13

15

16

13

13

0

理论教学平均周学时

21

32

31

16.5

12.5

17

8.5

0

集中实践教学

基础实践

12

 

8

 

3

5

2

2

0

0

0

0

专业实践

6

 

6

 

0

1

2

2

1

 

0

0

综合实践

21

 

21

 

0

0

0

0

0

4

4

13

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

170

创新素质教育

依据《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素质拓展学分计分管理办法》评定。

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

5

十二、教学活动安排表

1.理论教学活动安排表

课程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各学期计划学分

课外

实验

上机

1

2

3

4

5

6

7

8

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

108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40

12

 

 

2.5

 

 

 

 

 

 

 

Morals and Ethics & Fundamentals of Law

108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8

 

 

 

2

 

 

 

 

 

 

Chinese Modern History Compendium

1081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32

 

 

 

 

5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081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40

12

 

 

 

 

 

2.5

 

 

 

 

Marxist Philosophy

109101

大学英语读写译-1

2.5

40

 

 

 

2.5

 

 

 

 

 

 

 

Colledge English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

109102

大学英语读写译-2

3.5

56

 

 

 

 

3.5

 

 

 

 

 

 

Colledge English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I

109103

大学英语听说-1

1.5

24

 

 

 

1.5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

109104

大学英语听说-2

1.5

24

 

 

 

 

1.5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

109105

大学英语四级

3

48

 

 

 

 

 

3

 

 

 

 

 

College English IIII

109106

大学英语六级

3

48

 

 

 

 

 

3

 

 

 

 

 

College English VI

11200(1-2)

体育-1.2

2

64

 

 

 

1

1

 

 

 

 

 

 

Physical Education I

115004

军事理论

1

16

 

 

 

1

 

 

 

 

 

 

 

Military Theory

109402

大学语文

1.5

24

 

 

 

 

1.5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11000(1-2)

高等数学(一)

11

176

 

 

 

5.5

5.5

 

 

 

 

 

 

Advanced Mathematics

 

11050(1-2)

大学物理(一)

7

112

 

 

 

 

3.5

3.5

 

 

 

 

 

General physics

 

11050(4-5)

物理实验(一)

3.5

56

 

56

 

 

2

1.5

 

 

 

 

 

Physics Expriment

 

 

110021

线性代数

2.5

40

 

 

 

 

2.5

 

 

 

 

 

 

linear Algebra

 

1100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3

48

 

 

 

 

 

3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103010

计算机科学导论

2.5

40

 

 

24

2.5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Sci.

115002

老员工就业指导

1

16

 

 

 

 

 

 

 

 

 

1

 

Career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通识教育必修课小计

59

960

0

56

24

16.5

23

16

2.5

0

0

1

0

学   科   基   础   课

10300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1

2

32

 

 

8

2

 

 

 

 

 

 

 

Higher Order Language Programming

10300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

2

32

 

 

8

 

2

 

 

 

 

 

 

Higher Order Language Programming

1030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

48

 

 

16

 

3

 

 

 

 

 

 

The OOP Language Programming

103001

离散数学

3

48

 

 

 

 

 

3

 

 

 

 

 

Discrete Mathematics

103004

数字逻辑

3

48

 

10

 

 

 

3

 

 

 

 

 

Digital Logic Circuit

103005

数据结构

3.5

56

 

 

16

 

 

3.5

 

 

 

 

 

Data Structures

103746

算法分析与设计

Algorithm Analysis and Design

2

32

 

 

 

 

 

 

2

 

 

 

 

 

10374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

48

 

 

10

 

 

 

3

 

 

 

 

Prin.and App.of Database

103745

计算机网络

3

48

 

 

10

 

 

 

 

3

 

 

 

Computer Networks

 

103741

计算机操作系统

3

48

 

 

10

 

 

 

 

3

 

 

 

Operating System

103738

计算机组成原理

3.5

56

 

10

 

 

 

 

3.5

 

 

 

 

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103744

编译原理

2

32

 

 

 

 

 

 

 

 

 

2

 

Principle of Compilers

学科基础课小计

33

528

 

20

78

2

5

9.5

8.5

6

0

2

0

专业核心课

103747

软件工程导论

2.5

40

 

 

10

 

 

 

2.5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103749

软件需求工程

2

32

 

 

10

 

 

 

 

2

 

 

 

Softwar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103762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

2

32

 

 

8

 

 

 

 

 

2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103763

Java程序设计(双语)

2

32

 

 

10

 

 

 

2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103752

软件测试技术

2

32

 

 

10

 

 

 

 

 

2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103753

软件项目管理

2

32

 

 

8

 

 

 

 

 

2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专业核心课小计

12.5

208

 

 

56

0

0

0

4.5

2

6

0

0

专   业   方   向   课

103748

软件设计模式

2

32

 

 

8

 

 

 

 

2

 

 

 

Software Design Pattern

103751

软件体系结构

2.5

40

 

 

10

 

 

 

 

2.5

 

 

 

Software Architecture

103776

软件平台与中间件(双语)

2

32

 

 

8

 

 

 

 

 

2

 

 

Software Plat. & Middle Tech.

103777

分布式程序设计

2

32

 

 

8

 

 

 

 

 

2

 

 

Distributed  Programming

 

专业方向课小计

8.5

136

 

 

34

 

 

 

 

4.5

4

0

 

专   业   选   修   课

203785

计算机数据安全

2

32

 

 

10

 

 

 

 

 

2

 

 

Computer Data Security

203764

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

2

32

 

 

10

 

 

 

 

 

2

 

 

203750

人机交互技术

2

32

 

 

10

 

 

 

 

 

2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203751

智能移动设备程序设计

2

32

 

 

10

 

 

 

 

 

2

 

 

Mobile Device Programming

203087

软件工程经济学

2

32

 

 

10

 

 

 

 

 

2

 

 

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

 

203780

.Net程序设计

2

32

 

 

10

 

 

 

 

 

 

2

 

.Net Programming

 

203788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双语)

2

32

 

 

10

 

 

 

 

 

 

2

 

Data Mining & Data Warehouse

203789

多媒体技术

2

32

 

 

10

 

 

 

 

 

 

2

 

Multimedia Techniques

203790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2

32

 

 

10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xpert System

203791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2

32

 

 

10

 

 

 

 

 

 

2

 

Embedded system design & explore

专业选修课选修要求

8

128

 

 

 

 

 

 

 

 

4

4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基础科学

2

 

 

 

 

 

 

 

 

 

 

 

 

工程与信息科技

2

 

 

 

 

 

 

 

 

 

 

 

 

艺术与人文科学

2

 

 

 

 

 

 

 

 

 

 

 

 

哲学与社会科学(含兴趣体育选修2学分)

2

 

 

 

 

 

 

1

1

 

 

 

 

经济与管理

2

 

 

 

 

 

 

 

 

 

 

 

 

通识教育选修课选修要求

10

 

 

 

 

 

 

 

 

 

 

 

 

 

 

 

2.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

课程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其中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课外

实验

上机

1

2

3

4

5

6

7

8




415001

军事训练

2

2

 

 

 

2

 

 

 

 

 

 

 

 

Military Training

408001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

2

32学时

32

 

 

 

 

 

2

 

 

 

 

 

Morals and Ethics Practice

 

z109101

大学英语读写译自主学习-1

0.5

8学时

8

 

 

0.5

 

 

 

 

 

 

 

 

Colledge English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 Self-learning I

z109102

大学英语读写译自主学习-2

0.5

8学时

8

 

 

 

0.5

 

 

 

 

 

 

 

Colledge English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 Self-learning II

z109103

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1

0.5

8学时

8

 

 

0.5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elf-learning I

z109104

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2

0.5

8学时

8

 

 

 

0.5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elf-learning II

414003

电子实习(一)

2

2

 

 

 

 

2

 

 

 

 

 

 

 

Practice Of Electronics I

314006

程序设计实践

2

2

 

 

 

 

2

 

 

 

 

 

 

 

Practice Of  Programming Design

 

414002

金工实习(二)

2

2

 

 

 

 

 

2

 

 

 

 

 

 

Metalworking Practice II

基础实践小计

12

 

 

 

 

3

5

2

2

 

 

 

 

 




40310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

1

 

 

 

 

1

 

 

 

 

 

 

 

Higher Order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Exercise

 

 

 

 

 

 

 

40310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

1

 

 

 

 

 

1

 

 

 

 

 

 

Data Structure Course Exercise

 

 

 

 

 

 

 

403109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1

1

 

 

 

 

 

1

 

 

 

 

 

 

Digital Logic Circuit Course Exercise

 

 

 

 

 

 

 

403110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1

1

 

 

 

 

 

 

 

1

 

 

 

 

The OOP Language Programming

 

 

 

 

 

 

 

40311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1

1

 

 

 

 

 

 

1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  Exercise

403103

数据库课程设计

1

1

 

 

 

 

 

 

1

 

 

 

 

 

Database Course Exercise

专业实践小计

6

 

 

 

 

 

1

2

2

1

 

 

 

 




403104

生产实习

4

4

 

 

 

 

 

 

 

 

4

 

 

 

Productive Practice

403107

毕业实习

4

4

 

 

 

 

 

 

 

 

 

4

 

 

Graduation Practice

403108

毕业设计

13

13

 

 

 

 

 

 

 

 

 

 

13

 

Graduation Practice

综合实践小计

21

21

 

 

 

 

 

 

 

 

4

4

13

 

 

备注栏可以注明实践形式或其他内容。

 

 

 

 

 

 

 

 

 

 

 

 

 

 

 

 

 

 

 

 

 

 

 

 

 

 

 

 

十三、教学进程表

学期

教学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军事训练    □理论教学   考试    ●金工实习    电子实习   $电子设计CAD实践 Φ实训 生产、认识实习 学年论文  #测量实习  毕业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综合实验   ﹡素质拓展教育 ×机动    =寒暑假

十四、执笔人与审核人

    

姓名

学科领域

职称

工作分工

签名

叶志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授

审核

 

邵雄凯

软件工程

教授

审核

 

熊才权

软件工程

教授

审核

 

刘  兴

软件工程

讲师

执笔

 

徐承志

软件工程

讲师

执笔

 

田精白

软件工程

讲师

执笔

 

雷光波

软件工程

讲师

执笔

 

 

 

 


第四部分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保障

一、实验、实训教学的实施与保障

软件工程系目前有专用实验室一个,可以保证本专业的专业课实验要求,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到100%。bat365还有网络工程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硬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共享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可满足本专业其他课程实验教学。校外实训基地5个,在员工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项目实训一次,运行正常,效果良好。

今后应加大对实验室改造的投入,尤其加大对测试分析软件、项目开发软件的引进和投入,使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及教学内容达到省内一流水平;以培养员工能力为导向,研究实验教学过程,结合生态式教育模式和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制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员工工程实践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二、团队队伍建设的实施与保障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人,博士7人,楚天学者1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人才引进和对现有教师进行培养两种方法。近年来,本专业引进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博士3名。同时,委派多名专业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进行博士研究或项目合作。

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还聘请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思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一批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国内外本学科专家、IT行业的企业家作为顾问或兼职教授,逐步建成一支学风正,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以及熟练掌握教学培养规律的骨干教师队伍。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使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教研能力。制定本专业教师考核条例,每学年对教师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切实提升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公司产品教改水平。明确教师研究方向,通过优化组合,组建学科创新团队。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计划管理

首先要科学制定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要适时修订,使其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其次要根据培养计划,认真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应力求相对稳定,任课教师不得擅自变动大纲内容。

2、教学运行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学院和系对任课教师执行课程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妥善处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进程表,任课教师必须按授课计划规定的进度进行教学,不得随意提前或推迟教学进度。学院和系负责人要认真分析各教学运行中发生各种问题,不断研究改进措施,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建设软件工程系课程群,落实一主两辅制度,确定每个教师的一主两辅的课程。

3、教学质量管理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老师教学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保各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院和系负责人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定期检查教学工作,定期到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效果及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四、校企合作的实施与保障

软件工程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提出有利于员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双羸校企合作原则,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员工定向培训。学校每年主动与软件企业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双方就企业缺口岗位达成定向培训协议,学校负责组织培训,员工毕业后与企业双向选择就业。

2、开展校内校企合作实习。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学校辅导员工实习或做技术讲座,向员工传授企业最新成熟技术。

3、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实行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定期实习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双师素质。

4、重视员工就业工作。组织好毕业员工供需见面会,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努力提高员工就业率。

5、创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立多层次、多技术领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把现有的四川华迪、长沙东软、昆山安博、武汉达内、无锡NIIT等实习基地进行巩固和完善,并再建设一到两个实习基地。

五、教学资源

软件工程系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在实验设施方面,现有专业实验室一个,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另设有员工创新实验室,支持本科员工参加实际工程项目。今后软件工程系还将建设软件工程案例教学实验室、与微软、IBMORACLE等公司联合创建创新实验室,保证课程实践教学需求。

重视企业教学资源建设,延伸教学空间。软件工程系现有5个校外实习基地,每个实习基地都有良好的实习设施和专业指导教师。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承担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能满足本专业工程实践教学要求。

重视图书资料和数字资源建设。bat365办有教师图书室,有大量软件工程专业图书和期刊,可供本专业教师教学参考。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件建设、题库建设、课程设计案例库建设、员工优秀作业库建设等几个方面。为了激励系部和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应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纳入系部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之中,另一方面在经费上给予适度支持。积极创建精品课程网站和员工自主学习平台,提供教学PPT、电子教材、习题解答和与书本相关的教学信息等,帮助员工自主学习,提高员工学习兴趣。


第五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一、《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以较小的代价开发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本课程主要是全面、系统地讲述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方法学,并介绍软件项目的管理技术,使员工对软件工程学有一个全貌的了解,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有关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使员工能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建立良好的软件设计开发理念,能自觉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掌握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标准和规范;同时掌握一些常用的实用开发方法和技术,学会使用分析设计工具,培养员工用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和素质,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或模拟案例);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项目规范等。

2、课程的设计思路

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设计中的过程抽象,软件设计中的控制结构,软件设计中的数据类型,软件设计过程,软件开发和维护模型,软件开发的风险分析,非形式规格说明,形式规格说明,抽象和信息隐藏,结构化设计和过程设计,软件设计的实现策略和语言,软件设计中的重用支持,软件质量保证与管理,软件测试,CASE,集成化CASE环境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面向对象建立模型,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软件项目的管理等。

3、课程的目标

软件工程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本课程已成为计算机及信息学科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唯一一门为员工综合介绍软件开发方法的课程,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员工唯一的一门职业教育课程,它对于培养员工的软件素质,提高员工的软件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可以培养员工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实践能力,让员工了解软件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

该课程的定位是IT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员工软件开发的基本素质。

该课程使员工掌握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等开发面向应用的软件系统的方法;了解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原理、技术及方法;了解软件开发中的经济、工程和管理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与本课程同步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指导员工进行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员工综合的软件设计能力,从而提高员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主要参考资料

Software Engineer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Hans Van Vliet . John Wiley & Sons2000

Software EngineeringAn Object_Oriented Perspective.Eric J. Braude. John Wiley & Sons2001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员工的特点,从实际教学出发,在对多个小软件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首先结合小软件项目,以传统的结构化的方法为主线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设计,将软件工程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这样可以从综合的观点看待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然后以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法为辅线扩展员工进行软件设计的思路,从而总体上提高员工进行软件设计、编写文档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的概述;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过程;形式化说明技术;结构化方法和工具;面向对象方法学基本思想及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方法;软件项目管理等。从教材每章节内容出发,综合考虑重点、难点分布,对每章节的学时分配如下表:

 

 

 

周次

章节(共48学时)

第1周

第一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4学时)

第2周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4学时)

第3周

第三章 需求分析(4学时)

第4周

第四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2学时)

第4、5周

第五章 总体设计(6学时)

第6周

第六章 详细设计(4学时)

第7,8周

第七章 实现(8学时)

第9周

第八章 软件维护(2学时)

第9周

第九章 面向对象方法引论(2学时)

第10周

第十章 面向对象分析(2学时)

第10周

第十一章 面向对象设计(1学时)

第10周

第十二章 面向对象实现(1学时)

第11,12周

第十三章 软件项目管理(6学时)

第12周

复习或机动(2学时)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期末闭卷笔试+课程设计

平时成绩由作业和考勤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十实验成绩(30%)十期末成绩(50%

实验成绩=需求规格说明书(面向数据流):概要设计说明书(面向数据流):详细设计说明书(面向数据流):源代码:测试报告=32311

注:需求规格说明书(面向对象),概要设计说明书(面向对象),详细设计说明书(面向对象)几个实验的成绩在实验成绩中体现。

课程设计:

1)课程考核内容

项目小组的组织,人员的搭配,项目的开发计划和实施情况;(10%)

项目小组各成员对项目开发的参与度,团队协作,工作态度;(20%)

项目开发过程的完整性,软件开发文档的数量和质量;(20%)

项目成果的规模和质量,与预定目标的符合度,可运行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50%)

2)课程考核方法

提交并评审软件开发计划;

小组项目阶段报告,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

提交并评审软件开发全套文档和源代码,包括文档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文档与系统的一致性等;

验收测试软件,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用户界面等;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考评,包括项目参与,工作态度,出勤情况,个人工作质和量,团结协作精神等。

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更好的理解软件工程原理和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而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应用软件项目开发,使员工领会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知识点,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掌握软件开发的技能,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目标,我们主要集中于案例分析(学习)以及项目训练。

在课程项目中,员工需要分析项目需求,实际项目开发计划,并编程实现。此外,员工将应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他们所设计系统的潜在风险作分析。在本课题完成的每个阶段,员工需要书写规范的软件开发文档。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基本过程、方法和工具,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

2)掌握软件开发团队工作的技能,包括团队的组织,工作的策划和计划,团队的沟通和协调,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理解和表达,冲突的解决,任务分派、跟踪和检查的技术等;

3)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重点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会如何进行软件建模,如何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4)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包括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界面设计、数据设计和模块设计等,学会如何建立软件设计模型,如何编写软件设计文档;

5)掌握软件实现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开发软件;

6)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重点在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了解应做哪些方面的测试,测试数据如何设计,测试的内容和如何利用测试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与预测。  

课程内容依据员工选择的课程设计项目而定,但无论员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其开发过程遵循基本的软件工程过程,因此课程设计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1阶段:需求分析,将客户的需要转化为设计者的编程语言;引导员工分系统的需求并书写需求报告。

2阶段:系统规格,规划项目以及撰写系统规格说明书;帮助员工编写系统的规格说明书。

3阶段:系统设计,介绍系统逻辑建模,包括E-R图,数据库,数据字典,GUI等;指导员工为系统设计逻辑建模并编写相应的设计文档。

4阶段:系统实现,系统实现,并帮助员工在.NetJ2EE等集成开发环境下,为系统编写代码。

5阶段: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静态测试,黑盒和白盒测试等;帮助员工设计测试用例以及测试他们所实现的系统,编写测试文档。

6阶段:系统维护,引导员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系统维护技术应用到已实现的系统中。

4)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实验室硬件设施包括: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电脑基本配置要求

实验室配置

功能说明

1

科技楼-602

内存2G,硬盘500G

投影仪1台,80台电脑

培养员工动手能力

二、《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软件需求作为软件工程的初期阶段,在软件项目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件项目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所要开发的软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就是软件需求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软件需求为软件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程是提升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员工知道、了解和理解软件需求工程的各个阶段(需求获取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编写需求规格说明阶段、需求确认阶段和需求管理阶段),有效的需求获取技术等,培养员工的专业意识,建立专业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软件工程师所需解决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了解问题的性质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当系统是全新的时候。因此,搞清系统应该做什么也是困难的。对系统应提供的服务和所受到的约束的描述就是系统需求关心的内容,对服务和约束的发现、分析、建立文档、检验的过程叫做需求工程。

本课程全面而深入地介绍软件开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软件需求问题。软件开发人员及用户往往容易忽略沟通的重要性,导致软件开发出来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返工不仅在技术上给开发人员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还使软件性能深受影响,所以在开发早期提高项目需求分析的质量,减少重复劳动,通过控制项目范围的扩大及需求变更来达到按计划完成预定目标,是当前软件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程讨论的主要内容。

3、课程的目标

员工学完该课程后应该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过程、基本方法和主要概念,结构化软件需求分析和面向对象软件需求分析,了解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主要的制品,具备对一般复杂程度的的软件项目情景案例进行软件需求分析,产生软件需求模型及相关文档的能力。

4、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学与教辅教材:教学教材选用国外编著教材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本课程选用教材有:《Software requirement&System analysis》,NIIT。本课程推荐参考书有:《软件需求》 译者: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机械工业出版社,《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SYSTEM DESIGN: DEVELOPING INFORMATION SYSTEMS WITH UML LESZEK A.MACIASZEK,机械工业出版社,《REQUIREMENTS ANALYSIS:FORM BUSINESS VIEWS TO ARCHITECTUREDAVID C.HAY,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教学组织与设计

教学组织上本课程至少应该设置到32学时,其中的实验课程不能少于三分之一。为此应该专门编写合适的实验教程,并完成难度适中的课程设计。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突出以下原则:

1)实践原则。员工只有参与一个实际的软件需求开发活动,才能理解软件需求的重要性,掌握需求分析和需求描述的技法。

2)工程原则。软件工程项目质量直接与需要分析和需求描述有关,最终交付的系统必须符合用户的具体需求,因此要在建立起基于工程质量的需求分析的理念和方法。

3)业务原则。软件工程是为其他领域或其他工程解决软件工具问题的学科,员工必须学会学习其他学科的业务知识,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应用各领域知识,从多个角度帮助员工进入软件需求的业务领域。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员工学习过程的评价,鉴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课程应该将考试,考察,课程设计报告,现场调试等各种考核方式综合起来,避免狭隘的闭卷考试的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重点:1)基本认识2)信息获取3)工作方法4)学习态度。考核方式确定为需求分析实验考核与需求文档写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需求分析实验考核:即平时成绩。要求员工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在撰写实验报告的基础上,陈述自己的需求分析实践活动内容,考察员工的学习态度、问题思考和实践过程。要求员工在撰写的实验报告基础上进行口头陈述,每人10分钟,占总成绩的50%。员工的陈述由教师当场打分,并采用规定格式记录陈述过程。

4)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图书馆资源:需求购置一批国内外(特别是国外)软件需求分析经典案例方面的教材,专著;实验室建设应该配套,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工具软件如:Rational Requisite ProRational Clear Quest等。

网络资源: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为员工在网上提供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料 ,通过网络远程辅导。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系统分析与设计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本门课程适应不断发展的各个行业的信息化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员工掌握系统分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本课程属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的学习,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参加社会工作和进一步学习信息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系统开发项目环境(系统分析和设计框架, 系统的参与者,信息系统构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需求获取技术,数据模型和分析,过程建模,可行性分析与系统方案建议);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应用架购与建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与原型,输入设计与原型,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完成后的工作(系统构造和实现,系统运行和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建模(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建模工具,技术及其实现)。

3、课程的目标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本课程已成为计算机及信息学科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一门为员工综合介绍软件开发方法的课程,它对于培养员工的软件素质,提高员工的软件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可以培养员工软件工程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软件开发的实践能力,让员工了解软件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

该课程的定位是IT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员工软件开发的基本素质。

该课程使员工掌握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等开发面向应用的软件系统的方法;了解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原理、技术及方法;了解软件开发中的经济、工程和管理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与本课程同步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指导员工进行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员工综合的软件设计能力,从而提高员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Jeffrey L.Whitten, Lonnie D. Bentley and Kevin C. Dittman2001.4出版

《系统分析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John W. Satzinger Robert B,Jackson Stephen D.Burd,朱群雄等译著

参考和阅读书目:

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蔡敏等编著

《统一开发过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var Jacobson Grady Booch James Rumbaugh,周伯生等译著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员工的特点,从实际教学出发,在对多个小软件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首先结合小软件项目,以传统的结构化的方法为主线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设计,将软件工程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这样可以从综合的观点看待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然后以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法为辅线扩展员工进行软件设计的思路,从而总体上提高员工进行软件设计、编写文档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开发项目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统设计方法。从教材每章节内容出发,综合考虑重点、难点分布,对每章节的学时分配如下表:

 

周次

章节(共32学时)

第1周

第一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4学时)

第2周

第二章 系统分析方法(4学时)

第3周

第二章 系统分析方法(4学时)

第4周

第二章 系统分析方法(2学时)

第4周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法(2学时)

第5周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法(4学时)

第6周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法(4学时)

第7周

第三章系统设计方法(2学时)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期末闭卷笔试+课程设计

平时成绩由作业和考勤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十实验成绩(30%)十期末成绩(50%

 

四、《Java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软件开发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Java语言是当今计算机软件行业中最热门的网络编程语言,以Java为核心的芯片技术、编译技术、数据库连接技术,以及基于企业级应用的J2EE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Java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本课程作为学习J2EEJ2ME的先导课程,主要从Java的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入手,系统地对Java中基础语法、基本类库、图形界面、网络应用、数据库应用等进行分析和介绍,使读者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环境下程序设计的要领,并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鼓励员工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锻炼,通过实验加深对JAVA语言的理解。与《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结合起来,使员工学会用JAVA语言写出算法实际代码。定期邀请企业项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员工进行实际JAVA项目开发的讲解。组织并引导员工参加软件设计大赛,提高学习编程能力。

3、课程的目标

该课程在理论上,要求员工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语法,重点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Java语言的GUI、事件处理和异常处理,掌握JavaI/O流、多线程和网络应用。技能上,要求能较熟练地使用IDE进行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调试,强化员工代码规范意识,通过实训培养员工使用Java语言开发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应用程序的能力。

4、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用课程配套教材时,坚持采取以选用省、部级或国家规划教材为主、校内补充讲议为辅的做法。为了使《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学科性、系统性与适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有机结合,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更加协调一致,近年来,学院领导组织教师对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多次研讨,重点是课程整体内容的模块化组合、模块内容的优化整合,并精选与之配套的习题与实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自编教材和自编讲义的力度,以形成具有课程特色明显、教学目标明确、系统性与针对性兼顾、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学互相渗透、便于操作的课程教材体系。同时,积极采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坚持贯彻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员工能力培养,建设开发了一些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新路子。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压缩并精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2)尽可能增加实用性和自主性实验项目与内容。  

3)开放实验室,让员工可自主选择实验时间、自主选择实验内容,为员工提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外部环境,介绍优秀员工参与科研项目。

4)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分析设计、兴趣小组、程序设计大赛、科研开发等多种途径,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促进员工程序应用能力的培养。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形式,笔试为开卷考试。笔试占70%,平时上机+阶段性测验+签到占30%。阶段性测试根据教学课程的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阶段性测验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10%20%,阶段性考试的形式由授课教师根据员工的学习状况做出合理选择。

本门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会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运用占25%;试题合理安排难易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3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30%40%30%;本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简答题、程序阅读、程序设计等四种类型。

4)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实验室硬件设施包括: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电脑基本配置要求

实验室配置

功能说明

1

科技楼-602

内存2G,硬盘500G

投影仪1台,80台电脑

培养员工动手能力

五、《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培养软件测试员所设置的具有实战性质的专业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软件测试的知识和技能测试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系统,目的是使员工通过测试多个应用软件项目,了解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学会根据软件测试文档实施、执行软件测试,提高软件测试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逐步积累软件测试经验,为员工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与软件测试员岗位的无缝连接。

2、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专业核心地位,对程序员测试岗位应具备的测试用例设计,测试和测试文档编写能力和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员工具备一定的软件工程知识、UML建模技术、程序设计能力与数据库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流行的测试工具,项目的测试环节,整体步骤及各种测试方法的使用,使员工掌握基本的软件测试技术。

    本课程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以员工实践为主,教师指导、答疑解惑为辅的教学手段。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中以员工为中心,教师全程负责讲授知识、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3、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应用各种软件测试技术进行程序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各种测试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进行应用程序的综合测试,能基本胜任程序员的测试岗位。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善于自我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

4、实施建议

    根据软件行业程序员测试岗位的要求,程序测试员应具备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测试与书写测试报告的能力,本课程以初识软件测试技术、制定软件测试计划及编写相关文档、软件测试流程的应用、软件测试方法的应用、软件自动化测试及Web站点的测试等5个子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中。

1)教材选用与编写

《软件测试》(第二版),佩腾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主要参考资料

《实用软件测试指南》,James A . Whittaker 2003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员工的特点,从实际教学出发,在对多个小软件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首先结合小软件项目,以传统的结构化的方法为主线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设计,将软件测试的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这样可以从综合的观点看待整个系统开发过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的概述;软件测试基本原则;软件测试技术;软件缺陷模型;软件测试的范例;软件测试的组织;软件测试人员等。从教材每章节内容出发,综合考虑重点、难点分布。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实验+期末闭卷笔试

平时成绩由作业和考勤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十实验成绩(10%)十期末成绩(70%

4)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电脑基本配置要求

实验室配置

功能说明

1

科技楼-602

内存2G,硬盘500G

投影仪1台,80台电脑

培养员工动手能力

六、《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交叉学科,它在内容的基本框架上与项目管理具有领域相似性的特点;软件项目管理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领域的相关过程、方法、工具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同时包含了相关知识领域当前的最新发展。为了理论结合实践,本课程采用大量分散案例来解释和验证软件项目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同时采用综合案例将整个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拓展领域中的主要课程,对于软件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岗位应具备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帮助员工获得必要的软件项目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如何开发软件项目计划和如何进行软件项目的跟踪管理。引导员工将所学的软件项目管理基本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中,帮助员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

本课程要求员工具备初步的软件开发能力,要求员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项目管理实践,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程由1个完整的综合考务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管理项目驱动,32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员工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中以员工为中心,教师全程负责讲授知识、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2、课程的设计思路

结合软件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软件项目集成管理、软件范围管理、软件时间管理、软件成本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沟通管理、软件风险管理和软件采购管理等知识领域展开教学。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主讲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授,组织员工模拟真实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的讲授以外,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增加知识面和信息量。除了课程本身的幻灯片以外,还增加了相应工具动画演示、相关场景录像等,不仅教学内容丰富了许多,而且使员工加深了知识点的记忆。通过各种动画的演示,员工较容易的理解每次课程的内容,掌握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相关管理原则、方法和技术。

其次,是课堂分析案例,调动员工积极性:分析案例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适当分析相关小案例,有助于员工对完整的软件项目管理有一定了解,增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所选择的案例一般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案例。比如,在讲解WBS、工作流程时,结合微软企业开发操作系统时的工作分解及相关流程来介绍;在讲解软件项目招标及投标时,将从网上下载的标书模板演示给同学们,并结合某某企业的标书,然后结合招标投标的过程进行说明,以促使员工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等。在课堂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员工带入特定项目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员工参与、讨论、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员工通过思考讨论,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识别、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最后,强调实践环节的教学,即组织员工全程模拟项目开发过程。员工自由分组,每人根据自身兴趣、性格、技能、特长等分别担任其所在小组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相关角色,模拟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结合本课程内容及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分别模拟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五个阶段,结合幻灯片进行相关演示。在演示及模拟演练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项目干系人参与。在模拟演练过程中,假设出现各种冲突,比如假设项目进度延迟或提前、项目人员冲突、成本超支、客户对系统不满意等,项目经理及项目干系人采取可能措施,解决出现的各类冲突。通过模拟项目的开发与演练,让员工深入体会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项目管理方法、规范的适用环境。这种模拟演练成绩作为员工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记分。

3、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员工对项目软件管理的认识,掌握表述、发现、理解、分析、管理、评估软件项目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掌握与控制软件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以项目管理的原理为基础、以实践经验和体会为案例、通过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提高软件项目的开发效率和管理效率,能基本胜任软件项目管理员的岗位。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善于自我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养成编写文档规范、项目管理资料规范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4、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韩万江等主编,《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和阅读书目

《软件项目管理》(原书第5版),作者:(英)休斯,(英)考特莱尔 著,廖彬山,周卫华译。

《软件项目管理》,作者:任永昌,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教学组织与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采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整个课堂以一个完整的综合考务管理系统项目驱动,根据典型任务开发过程及软件项目管理员能力要求,重构课程结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项目管理基础模块、软件项目管理启动模块、软件项目管理计划模块、软件项目管理执行模块、软件项目管理控制模块、软件项目管理收尾模块。   

课程内容

  第一章(2学时)软件工程和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第二章 (2学时) 软件合同管理

  第三章(2学时)软件项目生存期模型

  第四章(2学时)软件需求管理

第五章(2学时)软件项目任务分解

  第六章(2学时)软件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第七章(2学时)软件项目进度计划

第八章(2学时)软件项目质量计划

第九章(4学时)软件配置管理

 第十章(2学时)软件团队管理及风险管理

 学时分配

学  时  分  配

小计

讲课

实验课

上机课

习题课

其他

2

-

-

-

-

2

2

-

-

-

-

2

2

-

-

-

-

2

2

-

-

-

 

2

2

-

4

-

-

6

2

-

- 

-

-

2

2

-

2

-

-

4

2

-

2

-

-

4

4

-

2

-

-

6

2

-

-

2

-

4

合计

20

-

10

2

-

32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两部分:

其一,平时成绩:(分数成绩占30%)以实验设计。

其二,考试:(分数成绩占70%)理论考试。

4)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电脑基本配置要求

实验室配置

功能说明

1

科技楼-602

内存2G,硬盘500G

投影仪1台,80台电脑

培养员工动手能力

 

Copyright ©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在线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办:86-027-59750443  教学办:86-027-59750442

党   办:86-027-59331738  学工办:86-027-5975002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邮编:430068

网站采用Web2.0标准设计制作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


bat365在线平台
bat365在线平台